2020年以來,成渝兩地在機制融合、產業互補、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投入等各項方面的合作不斷加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入“快車道”。為推動消防安全高質量發展,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積極探索構建環蓉都市圈同城化勤務及滅火救援協作聯勤、聯訓、聯戰、聯通、聯?!拔迓摗惫ぷ鳈C制,有效提升了防范化解區域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消防安全屏障提供參考。
2022年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以黨委一號文件形式部署環蓉都市圈支隊開展勤務及滅火救援協作機制試點建設工作。在成德眉資四市基礎上,統籌隊伍建設和滅火救援形勢,納入雅安支隊共同組建環蓉護城河勤務及滅火救援協作圈,選定成都、德陽、眉山、資陽、雅安和訓保支隊作為試點區。試點工作設定“一辦五組四區”,劃分起步、成長、檢驗、推廣和固化五個階段,構建工作例會、跟蹤督辦、調查研究、先行先試等四項工作機制。一年來,開展各類聯合熟悉和調研工作38次,召開各級座談和研討會22次,組織聯合演練及一鍵式勤務拉動等活動6次,充分研究評估和檢驗了區域內隊伍實力、站點布局、裝備結構、訓練水平,產業結構、主要災害事故風險和接出警情況等要素。試點運行并制定《環蓉都市圈同城化聯合調派工作規定》《環蓉都市圈同城化聯合訓練工作規定》《環蓉都市圈同城化應急通信保障工作規定》《環蓉都市圈同城化戰勤保障協作機制工作規定》《關于組建總隊滅火救援巡回服務隊的通知》等制度規定。2022年11月,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在雅安成功組織4.2公里特長公路隧道滅火救援測試驗證性演練,全面檢驗“環蓉都市圈”滅火救援協作圈聯動建設成效,以環蓉都市圈的“小圈建設”,為成渝的“大圈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堅持“以練促戰、實戰導向”、“訓練要素整合互補、訓練資源綜合利用”的工作原則,確保區域內協同訓練的組織實施安全、順暢、有效。 一是建立聯合實地熟悉演練制度。堅持“守土有責、交叉融合、擔當履責”的協作原則,積極開展轄區情況熟悉和實戰演練,定期組織開展跨境環境熟悉訓練,編制聯合救援預案,明確各類事故的響應等級、力量編成、行動路線、作戰方案等內容。 二是建立區域內練兵協作機制。協作圈內各單位根據日常工作聯系情況,共同商議制定各級聯訓計劃,以年度為時間單位由協作圈內各支隊向總隊作戰訓練處報備聯訓計劃。開展聯訓工作,需要調動人員和裝備實施跨區域行動時,必須確保本轄區消防執勤實力補防到位。單次聯訓時間原則上不超過48小時,確需超時的應報上一級滅火救援指揮部和政治部審批同意。 三是建立區域內隊伍同訓共建新常態,逐步達到指揮語言同頻共振、戰斗指標同增共長的目的。常態化開展拉動演練、戰評總結、案例復盤、戰訓講堂等活動;四是組建區域性攻堅隊,定期開展聯合訓練,實現域內協同作戰和總隊級跨區域增援行動。 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協作原則,按照“及時接警、快速出動、科學處置”的思想開展接警調度和滅火救援行動,服務四川省環蓉都市圈同城一體化建設發展。 一是完善接警調度機制。依托一體化指揮平臺,以大數據理念在“一張圖”上匯聚消防全要素資源,以互聯網、物聯網和云網端為技術支撐,形成智能決策、科學指揮、精準打擊于一體的大應急指揮平臺。建立成德眉資重大災情統一接警調度機制,實現消防救援人員、裝備、滅火藥劑等信息共享,發生災情時同時響應,多線并進,就近調集增援力量,提高接警調度效率; 二是構建大數據平臺,匯聚滅火救援專家、社會聯動資源、消防水源、物資儲備、滅火藥劑、裝備器材、工程機械等信息,實現區域內共建共享; 三是建立行政邊界區域警情雙向同步受理、雙向跟蹤、協同配合處置機制;四是分災種、分等級建立區域內力量調度編成模型;五是整合災情預警資源,針對臺風、洪澇、地震等區域性災情,開展聯合預警,加強信息對接,提升整體防災減災時效性和準確性,為聯合救援贏得先機;六是統一現場指揮模式。堅持首到指揮、屬地指揮、層級指揮、授權指揮相結合,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相適應的指揮模式。 堅持“通信先行、首戰先保,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公專融合、高效穩定”原則,確保應急通信保障快速、不間斷。 一是組建協作圈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建立應急通信聯動保障機制,深度整合鄉(鎮)、村級志愿消防速報員、縣級“輕騎兵”前突小隊、縣級消防救援大隊前突小隊、市級消防救援支隊應急通信分隊等通信力量; 二是編制協作圈應急通信保障規程,整合力量、協作保障、固化模式,制定了《環蓉都市圈同城化應急通信保障工作規定》,明確了力量調派、裝備配備、通信網絡、通信組織、通信規則等工作要求和流程; 三是定期開展聯合演練。建立常態化聯訓機制,定期開展通信拉動演練,磨合隊伍聯合運轉能力。 一是強化保障組織。在總隊統一領導下,成都、德陽、眉山、資陽、雅安以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處(科)室負責人任副組長的戰勤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本支隊戰勤保障工作的組織實施和跨區(縣)滅火救援戰勤保障的組織指揮; 二是構建戰勤保障一體化標準。統籌區域內戰勤保障力量,各單位戰勤保障分隊全部納入各類滅火救援出動隊伍力量編成??傟犎谥笓]部出動時,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值班力量遂行出動,負責總隊前沿指揮部各項后勤保障; 三是建立區域滅火藥劑聯儲聯調機制,實現數據共享、統型統配;四是建立區域勤務及滅火救援戰時經費保障機制。按照“自我保障、屬地保障”原則,參戰支隊所需的飲食、油料、防疫物資、滅火藥劑等消耗性物資補給由屬地支隊負責供應,其余所需物資補給原則上由參戰支隊自我保障。 一是建立重點場館、場所數字化預案庫,共享查看、錄入、使用等權限; 二是搭建環蓉護城河增援力量體系,納入成都都市圈指揮調度及補防駐防一體化網絡,定期開展拉動磨合訓練演練; 三是組建區域內危險化學品檢測與處置專業隊、搜救犬專業隊,遂行重大消防安保任務; 四是建立重大活動勤務安保預案,完善等級界定、響應機制、力量規模、安保任務等內容,遇有任務,一鍵式啟動域內單位聯合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