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滄桑巨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推動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加有力地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川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在成德眉資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彪炳史冊的重要黨史人物,經歷了波瀾壯闊的重大黨史事件,鐫刻了撼天動地的不朽黨史印記,書寫了克難奮進的時代黨史新篇,四川地方黨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故事欄目,回顧百年來成德眉資黨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全面展現百年來共產黨人為成德眉資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對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美好期許。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成都隊的抗日救亡活動 講述人——成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 周后燕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就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七七事變后,中國由此進入全民族抗戰階段,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英雄的中華兒女在世界的東方為人類的和平作出了永載史冊的偉大貢獻。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率先舉起抗日的旗幟,領導人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斗。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隊”)的抗日救國活動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展開的。 1936年2月1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在北平成立,之后在天津、武漢、廣州、成都以及巴黎、東京等地成立了分部。各地的“民先”組織展開了積極的抗日活動,在中華民族的早期抗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成都隊的抗日救亡活動。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成都隊于1936年10月在四川大學建立。大會根據北平民先隊的組織系統和規約,制訂了斗爭綱領和工作綱要。成都民先隊成立之后,與全國民先總隊部取得聯系并接受其領導,立即展開發展隊員、擴大組織的工作。他們深入到成都大、中學校發展了一批思想進步、擁護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主張的積極分子入隊。同時,成都民先隊還十分重視對隊員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教育,在抗日救亡實踐中,不斷地培養隊員們的政治識別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成都民先隊按照黨的指示,始終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宣傳群眾和動員群眾方面。1936年11月,民先隊員在川大發起成立了“綏東抗敵后援會”,發動全校學生把節約下來的伙食費捐獻給綏遠抗日將士。11月18日,民先隊負責人以四川大學學生的身份和部分社會團體及救亡組織的學生代表,在春熙路青年會禮堂召開了“成都各界救亡聯合會”發起大會。1936年11月23日,上?!捌呔印笔录谌珖鹆藰O大的震動,社會各界紛紛聲援。成都民先隊也積極聲援“七君子”。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成都民先隊員在各校分別以讀書會、讀報會、歌詠隊、辦墻報、聯歡、郊游、座談等方式廣泛地發動和團結同學,擴大救亡組織,以迎接抗戰救亡高潮的到來。1937年春天,成都民先隊在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引導下,積極地投身到籌建成都各界救國會的運動中。1937年5月31日,成都各界救國會在中山公園召開了各界群眾紀念五卅慘案十二周年大會,以民先隊員為主體的學生救國聯合會負責大會的組織工作。 △1937年七七事變當天,進步社團“天明歌詠團”在春熙路教唱救亡歌曲 成都民先隊還十分注意同外地進步社團的交往。它以成都學聯的名義同北平、上海等地學聯和全國學聯建立了聯系,經常交流斗爭經驗,傳遞各方面信息。民先隊還給華西大學英文刊物《成都新聞》提供了一系列介紹成都學生運動和抗日救亡運動情況的稿件,讓外國人對當時成都的社會情況和現狀有所了解。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后,成都民先隊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指示,更加積極地動員民眾,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七七事變前,成都民先隊組織一批愛國學生成立了以演唱抗日歌曲為主要內容的“天明歌詠團”,輪流在每天拂曉走遍大街小巷,高唱抗日救亡歌曲;籌建了“星芒通訊社”,出版《星芒》周刊,采用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面向勞苦大眾,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方針。1938年初,星芒通訊社內建立了黨的支部,使其成為成都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個重要的抗日救亡群眾團體。11月底,成都民先隊又創辦了《抗日先鋒》作為機關刊物,在加強隊員思想教育、宣傳中共全面抗戰路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38年8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被國民黨反動派強令解散,成都民先隊也完全停止了活動。 △進步報刊《抗日先鋒》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成都隊從誕生之日起,始終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在實踐中開展了卓越成效的抗日宣傳、動員和組織等工作,在中華民族的早期抗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成都抗日運動高潮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