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滄桑巨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推動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加有力地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川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在成德眉資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彪炳史冊的重要黨史人物,經歷了波瀾壯闊的重大黨史事件,鐫刻了撼天動地的不朽黨史印記,書寫了克難奮進的時代黨史新篇,四川地方黨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故事欄目,回顧百年來成德眉資黨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全面展現百年來共產黨人為成德眉資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對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美好期許。
資陽黨史人物·革命烈士陳昌獻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 一百年來,許多資陽兒女走向神州大地成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許多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來到資陽為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天,“圈圈兒”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陳昌獻的故事的故事。 陳昌獻,1921年8月7日出生于資陽市雁江區回龍鄉牛家村一個小中農家庭,自幼聰明好學。在讀小學期間,一回家就幫著家人放牛,常常騎在牛背上看書,人們戲稱他為“騎在牛背上的讀書郎”。 小學畢業后,陳昌獻在丹山存誠中學、成都九眼橋存誠中學完成了初中、高中學業。1945年考取交通大學,同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學。因家庭貧困,選讀收取學費較低的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8年大學畢業,他在中央銀行當了雇員。 1949年,陳昌獻考取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部翻譯官。在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前夕,隨國民黨高層要員到了臺灣,任臺灣高雄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部五處二署少校參謀(翻譯)。經中共地下黨員與陳昌獻多次談心,1949年11月,陳昌獻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著中共地下黨組織不斷壯大,國民黨的軍事機密也就不再成為秘密,蔣介石要求國民黨中統和軍統特務機關采取一切手段,一定要查出原因。陳昌獻在成為中共地下黨后,盡職盡責地做了大量工作。1950年11月23日,他在執行革命任務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陳昌獻在去臺灣前夕,回過老家一次。剛到臺灣時,給家里寫過一封信,家里人都知道他到了臺灣。但是,從此杳無音信。直到他犧牲了,他老家的母親一直不知情。 1986年,時在臺灣的回龍老鄉文輝回資陽老家探親,在擺談回龍鄉其他人在臺灣的情況時,其母親才得知陳昌獻已不在人世。1990年,經天津市國家安全局和資陽縣(今雁江區)委統戰部最后查證核實,陳昌獻確實早已不在人世。1991年民政部發出通知,追認陳昌獻為革命烈士。同年,為落實陳昌獻同志的烈士待遇,天津市國安局到資陽縣委統戰部、對臺工作辦公室了解情況,通知資陽縣民政局頒發烈士證。 2002年5月16日,省委組織部派人到資陽通知陳昌獻親屬赴北京參加陳昌獻追悼會。23日,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紀念堂第一吊唁大廳舉行,陳昌獻的骨灰盒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