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滄桑巨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推動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加有力地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川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在成德眉資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彪炳史冊的重要黨史人物,經歷了波瀾壯闊的重大黨史事件,鐫刻了撼天動地的不朽黨史印記,書寫了克難奮進的時代黨史新篇,四川地方黨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故事欄目,回顧百年來成德眉資黨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全面展現百年來共產黨人為成德眉資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對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美好期許。
德陽工業區建設和“三線建設” 20世紀50年代中期建成的寶(雞)成(都)鐵路縱貫羅江縣、德陽縣、廣漢縣,為德陽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1956年4月,四川省建設局根據中央在德陽新建航空工業工廠和學校的要求,對德陽縣城市建設作出初步規劃。 1956年9月26日,省委根據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加強新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建設工作幾個問題的決定”精神,確定在德陽縣建立工業區,并決定組建四川省德陽工業區建設委員會(簡稱德陽工業區建委)。10月5日,四川省委批準建立中共德陽工業區工作委員會(簡稱德陽工業區工委)。1957年2月15日,德陽工業區工委正式成立,屬省委直接領導。 從1956年9月到1957年下半年,德陽工業區的主要工作,一是搭建工委、建委領導班子,組建部分職能機構;二是為國家第二機械工業部準備在德陽新建4廠4校的建設服務;三是重點抓了城市道路、商業服務、生活用水和學校新建、改建等市政建設;四是在配合國家重點建設的同時,逐步發展地方工業。 第一次德陽工業區建設結束后不久,國家又將原德陽工業區建設重點 轉為以重型機械制造為主,第一機械工業部將重型機器廠廠址選定德陽縣。 1957年12月,確定在德陽縣建設一個有12000噸水壓機的大型重型機器廠建廠方案。當時定名為西南重型機器廠,1959年5月改名為德陽重型機器廠,1960年2月改名為中國第二重型機器廠。1958年6月8日,國家又確定在德陽建設6個電機制造廠,即:德陽水力發電設備廠、汽輪機廠、鍋爐廠、電氣控制設備廠、電器材料廠和重型電機廠,把德陽建設成為一個重型機械工業基地,使之逐步承擔起為發展礦山、冶金、電力工業所迫切需要的機械設備制造任務。 從1958年10月到1960年7月,德陽工業區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52億元,占計劃的71.9%。德陽重機廠、德陽水力發電設備廠完成投資1.37億元。兩廠共安裝完成各類設備1856臺,生產出3至15噸橋式吊車,梁車、工業用爐、中小型電機、變壓器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