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滄桑巨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于推動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更加有力地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都市圈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川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在成德眉資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彪炳史冊的重要黨史人物,經歷了波瀾壯闊的重大黨史事件,鐫刻了撼天動地的不朽黨史印記,書寫了克難奮進的時代黨史新篇,四川地方黨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故事欄目,回顧百年來成德眉資黨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全面展現百年來共產黨人為成德眉資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以及對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美好期許。
中國共產黨成都特別支部委員會的建立 講述者——中共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楊云芬 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組織在四川建立,成都黨團組織抓住有利的政治形勢,在革命運動中不斷壯大,進入了重要的發展階段。 中共成都特支辦公地點舊址 1924年3月,張霽帆擔任成都團地委書記。當時,成都團組織建立了11個支部,團員總人數是40余人,學生占大多數,工人只有10多人。張霽帆緊抓工作,經常召開會議研究工作。黨員團員間“感情異常融洽親密,在各方面均能互助”。成都團組織在學習討論中,總是站在全川的角度考慮團的發展。張霽帆更是積極向團中央建議在四川設立駐川特派員,“使中央命令傳達各內地,或在某種限度內予以發命令指揮之權,一面調和各方面使聯絡一致,一面督促各方面組織完善?!睆亩柟虉F組織在四川、成都的發展,促使馬克思主義運動在四川的擴大。在涉及具體人選時,張霽帆建議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共產黨員,在重慶領導革命運動的肖楚女同志擔此委托,“因其駐川有年,甚熟悉川狀,而川中同志或讀其文,或曾與面會者均服其為人?!?br/> 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4月,成都團組織根據團員分布與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了調整和改選,并以相對集中、便于活動為原則,將團支部劃定為商蠶校支部、工專校支部、法專校支部、少城支部等五個支部。 1925年6月,成都大批的學生青年團員,因畢業找工作或升學而逐漸離開成都,部分支部團員數量低于組建支部的人數要求,團地委立即著手調整。8月24日,團地委召開了全體團員大會,會議選出劉小卿任成都地方共青團書記,下轄少城支部、商蠶專門學校支部、工專專門學校支部、法專專門學校支部、美術專門學校支部五個支部。在此期間,共產黨員鐘善輔曾以個人的名義給團中央去信,介紹了成都共青團組織的現狀,并著重介紹了宜賓鄭佑之、李一超(趙一曼)的情況,并請示在宜賓建立成都團組織的分支機構。大革命運動迅速發展,宜賓的中共地方組織很快建立起來,成都的共青團組織對全川革命運動發展起到了積極影響。 1925年12月,共產黨員劉愿庵回到成都,聯絡團員,研究團組織發展情況,并把團的外圍組織青年之友社、平民學社、學行勵進會、社會科學讀書會等整合組成四川青年社。 劉愿庵(中國共產黨成都特別支部委員會書記) 成都團組織的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后,劉愿庵召集團員開會,按照團中央第三次代表大會的章程,成立了共產主義青年團成都特別支部委員會,由劉愿庵、劉亞雄、廖恩波三人組成干事會。劉愿庵任共青團成都特別支部委員會書記,劉亞雄任工科主任,廖恩波任學生自治會主任。根據團員的分布將支部調整為法政專門學校、工業專門學校、農業專門學校、成都大學四個支部。 成都共青團組織本應隸屬重慶團地委領導,但從工作出發,劉愿庵請示共青團中央說:“惟成都地方重要,各種工作須有特別適當之指導,如隸屬渝校直接指導,恐難恰當,請命總校(即團中央)反多周折,故大會議決,請求直隸總校教務處?!焙髞?,根據四川交通不便的具體情況,共青團中央同意成都團組織接受團中央和重慶團地委的雙重領導。 1926年4月,成都共青團組織按中共中央的指示,把有社會職業的超齡團員轉為黨員,并將黨組織、團組織分開。據此,共青團成都特支再次作了調整,總計團員有50人,李正恩任成都團特支書記。同月,一部分由團員轉入的黨員,和原有的成都地方黨組織黨員,正式組建中國共產黨成都特別支部委員會(以下簡稱成都特支),劉愿庵擔任特支書記,黃映湖擔任組織委員,劉亞雄、鐘善輔擔任工運委員。成都特支建立后,在組織領導上受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和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的雙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