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
2020年,眉山稅務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局的正確指導下,在2020年度營商環境評價中得分81.10分,位列全省第五。
一、現狀
2020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眉山市稅務局認真貫徹落實《眉山市營商環境指標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眉府辦〔2020〕14號)要求,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落地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減次數、減時間、減負擔,提高納稅便利度,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成效顯著,較2019 年排名表現提升了7位。
我局牽頭負責“納稅”指標的考評填報,具體包括納稅次數、納稅時間、總稅收和繳費率、報稅后流程指數4個二級指標。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市局黨委書記、局長徐萍同志為組長,分管領導劉忠榮為副組長,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細化指標責任分工,進一步明確牽頭科室、責任科室以及資料要求,將指標分解到位、責任落實到人。二是強化部門協作。加強與市財政、人社、醫保、人行、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部門銜接,共同促進指標優化;同時配合提供相關數據和資料,共同完成填報任務。三是強化宣傳輔導。積極通過現有宣傳渠道宣傳營商環境工作成效,印制營商環境宣傳手冊,讓納稅人、繳費人更加了解稅務部門在優化環境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更加認可稅務部門工作。
(一)納稅次數持續減少。簡并申報次數,在原9個稅種及附加稅一表集成的基礎上,再次落實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合并申報,進一步簡并申報次數,全年納稅次數壓縮至6次。在落實首問責任、一次性告知、資料預審等常規服務制度的基礎上,擴大“承諾制”容缺辦理范圍,確保納稅人“一次辦成”。在落實“最多跑一次”清單的基礎上,升級為216項業務實現“全程網上辦”,“一次都不跑”,覆蓋90%以上的主要涉稅服務事項。
(二)納稅時間持續壓縮。全力推進“非接觸式”辦稅。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持續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堅持“非必須、不窗口的原則”,全力引導納稅人通過網上辦稅、自助辦稅,及時落地網上辦稅繳費事項清單,穩步推進增值稅發票電子化,推出發票免費寄遞服務,涉稅事項網上辦理率超過97%,較去年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全市辦稅服務廳納稅人繳費人進廳流量減少近70%,窗口數量減少近40%,全市網上申報率、電子繳費比例、網上申領發票比例均超過99%,居于全省前列。累計為納稅人免費郵寄發票88636戶次,郵寄率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穩步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借助“一窗通”平臺,推動實現企業開辦涉稅事項一套資料、一窗受理、一次提交、一次辦結;優化首次申領發票及稅控盤發行流程,將企業開辦涉稅業務辦理時間壓減至2個小時內。實現了稅務、住建、自然資源三方信息“秒級”共享,推動了二手房交易、繳稅和登記的有機銜接,三方信息匹配度由20%提升至90%以上,辦稅時長由過去的40分鐘壓縮至5分鐘內。加速部門協調、業務流轉,增值稅留抵退稅時間已提速為1個工作日,企業所得稅網上更正申報業務辦理時間壓縮至30分鐘以內。
(三)納稅負擔持續減輕。落實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稅收政策措施。主動以微信公眾號、稅企QQ群、微信群及短信、辦稅電話等溫馨提示,精準輔導應享受稅收優惠的納稅人。疫情以來,全市印制發放相關宣傳資料4.35萬份,通過“眉山稅務”微信公眾號發布疫情防控政策178條;推送短信、微信群消息260余萬條;開展在線培訓412場,共計11253余名納稅人參訓。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繼續落實降低增值稅稅率、留抵退稅以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新動能成長。“銀稅互動”助力企業發展。將“銀稅互動”貸款的受惠企業范圍由納稅信用A級、B級拓展到M級,支持金融機構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提供納稅信用貸款,用納稅信用兌換發展的“真金白銀”。2020年全年融資貸款760戶,貸款990筆,貸款金額共計5.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5%。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資金支撐。
三、2021年稅收營商環境指標提升舉措
總體目標:圍繞“一條主線”,構建”辦稅服務廳+稅費征繳服務中心+12366+征納互動平臺”四位一體高效便捷的稅費征繳體系,持續提升辦稅服務廳整體服務質效,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體驗更好、更加開放的稅收營商環境。
(一)調整優化辦稅服務廳規劃和功能布局。合理調整辦稅服務場所的規劃設置,原則上各區縣局保留一個綜合辦稅服務廳,并力爭整體入駐政務中心;對車購稅和二手房交易等專業廳進行整合、保留或入駐政務中心,對辦稅服務點、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根據區劃調整,方便納稅人進行統籌、調整和新增。此外,針對大企業、科技園區及專業化市場,鼓勵建立個性化的辦稅服務點。優化綜合辦稅服務廳功能布局,通過適當調整辦稅窗口、辦稅咨詢輔導與自助辦稅支撐、線下兜底服務、處理復雜涉稅事項的綜合服務場所。依托大數據平臺,加強數據深度運用,朝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提升辦稅服務廳質效。持續做好辦稅服務廳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加強現場調度指揮,營造安全放心、便捷高效的辦稅繳費環境,確保各征期辦稅服務廳的正常運行。制定辦稅服務廳人員素質提升計劃,開展辦稅大廳服務人員定期業務技能專業培訓,著力提升大廳人員整體素質。實行辦稅服務廳每天“晨會”“晚會”制度,堅持每周學習例會、每月業務考試。推行納稅服務“清單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著力提升辦稅服務廳整體能力。梳理辦稅服務廳受理的高頻服務事項,制發高頻事項宣傳指引,開展內部人員高頻事項業務培訓,著力提升辦稅服務廳整體效率。
(二)建立稅費服務支持中心。2021年,全市8個區縣稅費服務支持中心正式上線運行。新成立的“稅費服務支持中心”實現了“宣傳培訓、信息推送、系統操作咨詢、后臺流轉事項審核審批、需求管理、運維處理”六大職能全覆蓋。這六大職能的實現,體現了我局為納稅人辦實事的三“心”服務。一是服務更細心,通過大數據分析,實時推送辦稅提醒、辦稅指引、便利化措施和適用政策等信息,做到推送個性化、政策精準化。二是辦稅更舒心,對已前移“稅費服務支持中心”的涉稅(費)業務,納稅人繳費人可實現全流程“網上即時辦”,稅務人線上實時響應。三是體驗更貼心,以征納互動平臺為主渠道,集成使用線上互動、電話互動、視頻互動、直播互動、智能互動等服務通道,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高效便捷、智能全時的稅費服務支持。
(三)全面提升電話咨詢服務質效。整合升級全市電話稅費咨詢服務,以納稅人繳費人需求為導向,打造能問、能查、能看、能聽、能約、能辦“六能”型服務品牌。一是12366納稅服務熱線。主要負責處理全市范圍內納稅人通過12366渠道提出的稅費政策類咨詢業務,咨詢量每年增長10%以上。今年,我們將按照政府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12366稅務熱線整合歸并部署工作,落實12366與12345互聯互通云平臺建設,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7*24小時智能+人工服務。二是稅費服務支持中心公開電話。主要是解決納稅人辦稅流程操作類和個性化問題,從下月起全面實行“1+N+8”模式,在八個區縣局建立“1+N”呼叫矩陣,即辦稅服務廳1部總機與N部分機并聯,確保納稅人的咨詢電話打得進、有人接、能回答。
(四)打造智能化云平臺:征納互動平臺。目前的征納互動線上平臺包括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咨詢服務平臺、12366納稅人學堂、微信企業號、納稅服務熱線QQ群等,已實現多渠道咨詢。下一步將建立覆蓋多場景的一體化征納互動模式,實現納稅人從前臺多端接入、稅務人在后臺跨層級、跨部門協同互動的征納溝通方式。
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當前,成德眉資四市在稅收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兩方面,一是辦稅所需資料有個別市州還不一致,納稅人在辦稅過程中花費的時間有長有短;另一方面是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再細化的基準不一致,希望成德眉資四市盡快實現辦稅流程所需資料一致,辦稅時間一致,處罰標準一致。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科學把握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方向路徑,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磋商,執行標準化、稅收征管一體化、稅費服務便利化、干部交流常態化,在戰略布局上對標對表,在目標定位上對標對表,在實踐需求上對標對表,全力推動稅收區域發展規劃與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