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春暖,雀躍的身影在城市的角落里涌動。郊野的騎行、球館里的拼搶、綠道上的奔跑,勾勒出成都人熱愛運動、享受運動的畫面。伴隨著成都大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大運會的輻射效應日益凸顯。
上周,成都的商業、體育玩起了跨界融合,以大運之名釋放消費潛力;青年志愿者緊扣大運元素和志愿服務引領城市文明新風,賡續雷鋒精神。
從社區到校園、從賽場到街頭,成都大運會給城市帶來的,不僅是一場即將開啟的體育盛會,還是帶動體育產業發展和體育消費升級的引擎,培育市民文明風尚的沃土。
3月1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組委會2023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當天,在成都最繁華的商圈,另一場關于大運會的活動正掀起熱浪。 由成都眾多商家和運動達人們共同參與的“萬千商家齊參與 運動消費新時尚”活動在錦江區紅星路步行街廣場舉行。伴隨著節奏明快、活力十足的背景音樂,潮流街頭籃球、動感單車、酷炫輪滑、熱辣團操這些時下最流行的體育運動將春熙路商圈,變成了熱鬧時尚的成都夜間體育悅動新場景。 ▲“萬千商家齊參與 運動消費新時尚”活動現場 大運風潮來襲,成都通過花樣百出、創新潮流的運動消費場景和健身體驗項目,為市民呈現美好生活的獨特風景,也從供給側加大力度,進一步刺激消費、激活經濟。 此前,2月18日舉行的全面推進成都大運會籌辦決勝攻堅動員大會上,成都提出要充分認識辦好大運會是提升城市能級的重大機遇,必須發揮好大運會對城市品質、文化內涵、開放能級和產業能級提升等方面促進作用,借勢借力推動成都現代化建設事業再上新臺階。 以盛會帶動消費,成都正在積極探索。通過乘勢壯大發展賽事關聯產業,帶動運動休閑、文化旅游、時尚消費、商務會展等產業加快發展,城市產業和消費升級值得期待。 2022年成都全市體育消費規模達到582億元,人均體育消費支出超2700元。體育作為城市肌理的細胞單元,在釋放消費潛力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當天活動上,成都各特色商業街區運動角、運動館準備好了500個點位、1000余個運動項目邀請市民來逛街打卡。例如時下人氣最火爆、擁有成都最酷的陸沖場地的三色路將在成都大運會氣氛的帶動下,開展各類運動主題活動,比如少兒滑步車、潮玩陸沖等等。 ▲成都的運動場館,市民正在打羽毛球 這是大運會的又一“溢出”效應——引領市民運動新風尚。事實上,成都為大運會新建、改造的49個體育場館,已經成為城市、市民的體育賽會、健身活動主場。2022年,成都全市大運場館對外開放時長7.63萬小時,免費或低收費開放509.48萬人次,累計舉辦各類賽事727項。 走出場館,大運會來到市民家門口、社區里的“運動角”、學校里的體育節、雪山上的冰雪季,各類賽事、活動讓市民能隨時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在不知不覺中豐富著城市的節奏和文化。比如,原本以“悠閑”自居的成都人玩出了聞名全國的新“鐵人三項”,這不能不說是大運會給城市帶來的變化之一。 ▲市民在青龍湖濕地公園露營 大運會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一場體育盛會。對于成都而言,舉辦大運會是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的重大機遇。今年還是成都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關鍵之年,當迎大運和創典范碰撞,更加激發了市民提升文明素養、展示城市形象的參與熱情。 ▲市民在興隆湖畔的運動空間打籃球 上周,一場場以迎大運為主題的文明活動接續舉辦。以大運會為舞臺向世界展示更美好的成都,正在成為全民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的心愿和行動。 3月1日,“迎大運盛會 創文明典范——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題活動發動儀式舉行。該活動以路演、微課堂、節目展演、共同倡議等形式,引導全市師生共同參與創城行動。 ▲“迎大運盛會 創文明典范——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題活動 3月2日,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暨“學雷鋒精神 迎大運盛會 創文明典范”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舉行。成都大運會志愿者代表、警察、教師、大學生、博物館講解員、大熊貓基地飼養員、出租車司機、社區網格員、外賣員等市民代表來到現場,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 3月4日,在第24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成都青年志愿服務嘉年華活動舉行,以“愛成都·迎大運”——青年與城市共成長為主題,緊扣大運元素和志愿服務,引領“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城市文明新風尚。 上周,成都還全面啟動“迎大運盛會 創文明典范”專項行動,從小區院落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提升等六個方面入手,刷新城市顏值、提升居住品質,讓市民生活更舒心安逸。 學生、出租車司機、外賣員,不同身份的市民都在做著自身力所能及的事,為城市的文明發出微光;學校、社區、大運場館,不同的地標都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扇窗口、一個切片。 ▲東安湖公園 大運會賽事期間,真正能夠走進場館擔任志愿者的畢竟是少數,但場館之外的每個人,都是城市的“代言人”,一言一行或許就在海內外運動員的鏡頭中,留下了關于成都的印象。 大運會的會期只有12天,但在迎接大運會期間推動志愿服務項目化、常態化、社會化,推動市民文明素養的提升,必然會凝鑄成市民品格,為城市的躍升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人人、時時、處處”,文明之花的綻放不循季節、不避風霜,有一顆種子發芽,便在任何土壤中也能茁壯成長。 大運會賽事期間,成都將設立1000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近期,成都開啟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伙伴計劃”接力行動,動員更多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參與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讓做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成為蓉城新時尚。
舉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下非常之功
成都正以最佳狀態、最高標準
做好沖刺階段各項籌辦工作
努力向世界呈現一場
獨具魅力、別樣精彩的青春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