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營造成都都市圈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2020年7月以來,在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統籌指導和四市市委、市政府關心支持下,成德眉資四市緊密配合、攜手共進,各責任單位主動擔當、守正創新,都市圈同城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市場活力和企業群眾獲得感穩步提升。
按照“都市圈整體對表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對標先進都市圈,德眉資對標成都”的思路,著力化解整體水平不高和發展不平衡問題。2021年3月9日,印發《成都都市圈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責任和步驟;4月14日,四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代表四市聯合發布《共同打造成都都市圈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宣言》,凝聚改革聯動共識;5月8日,以領導小組名義印發《成都都市圈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正式啟動專項行動,明確三年“三步走”工作目標和5個方面121項工作任務。同時,加強過程控制,分年度印發2021年和2022年工作計劃。 2021年8月20日,報領導小組同意,增設同城化發展營商環境專項合作組,印發《成德眉資同城化營商環境專項合作組工作規則》,建立起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等省直部門指導,省同城化辦協調,四市營商環境工作牽頭部門統籌,四市各部門分領域推進的協作機制。2021年12月21日,聘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群眾代表在內的32名同城化營商環境觀察員,印發工作導則,建立起觀察團監督制度。2022年12月,四市人大常委會聯合發布《關于協同推進優化成德眉資區域營商環境的決定》,從立法層面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營商環境建設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線“成德眉資通辦”服務專區,梳理形成三批166項“同城化無差別”受理事項清單,進一步推進事項要素和辦理流程標準化,實現430項政務服務事項跨區“通辦”。實現成德眉資電子證照互認171項,聯合設立“成德眉資一體化企業登記服務專窗”,為四市企業跨區域遷移提供綠色通道。天府市民云開通德陽、眉山、資陽頻道,“12345”政務熱線實現四市全域一鍵咨詢、服務聯動,跨區域轉接并辦理15.91萬余次。 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息發布“成德眉資專區”,11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實現跨區域、跨系統交易,交易面積1019.25畝、金額47.54億元,異地開展工程建設招投標項目16個,交易金額7.60億元。實現成德眉資農村產權交易機構、平臺系統、服務體系、鑒證應用、資金結算“五統籌”,成都農交所在都市圈累計成交項目3.05萬宗,金額1649.48億。強化人才資源信息共享,實現都市圈招聘信息、供求信息互傳互享,截至目前,成德眉資四地人力資源機構加入“天府招聘云”平臺共145家,累計發布需求崗位24.6萬個。 建立“銀政通”平臺,接入四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和55家金融機構,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信息查詢等跨區通辦,推動抵押貸款辦理從13個工作日壓縮至最快1個工作日;推動公積金中心與40家銀行機構互聯互通,創新線上信用消費貸款,累計發放超過100億元。2022年1-12月,分別辦理都市圈內不動產信息業務、公積金信息業務403.30萬筆、541.42萬筆。不動產、公積金兩項業務上線以來,共減少“群眾跑腿”416萬人次。 建立跨區域案件受理機制,統一案件受理標準,聯合實施都市圈市場監管執法。初步實現四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合雙隨機“同機制、同清單、同標準、同流程”。建立成德眉資食品安全抽檢數據庫,搭建區域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共享平臺,出臺成德眉資散裝白酒、餐飲自制泡酒標識規范。推動成都市特種設備使用登記平臺“特蓉易”向德眉資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