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匯聚各方智慧,廣泛凝聚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共識,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積極性,提高黨員干部綜合能力,6月10日,省同城化辦“以金堂縣鄉村振興為模板,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為主題舉辦了第五期“原汁原創講臺”活動。
本期活動邀請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智庫首席專家虞洪進行專題講課。成德眉資4市相關市級部門和區(市)縣業務骨干和19個交界地帶村社區主要負責同志約40余人參加。
虞洪副所長選取了竹篙、趙家、官倉3個鎮街的39個村社,以問卷形式對2032戶展開調研,對金堂縣展開了詳細的分析,總結了金堂縣鄉村振興10個現狀特點: 農村人口老齡化日趨加重,農業勞動力供給不足主要表現為結構性矛盾; 耕地資源的集中利用與分散經營并存,有效促進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的任務仍然艱巨; 提升耕地利用效率需要實施重點突破,完善農業生產性設施和社會化服務體系是關鍵性選擇; 區域性特色農業產業進入提質增效關鍵期,延伸產業鏈條和加強產業聯合的需求已經十分緊迫;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資本逐步成為驅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新興力量,強化兩者之間的有機銜接成為重要任務; 農戶宅基地有償退出意愿呈現出結構性差異,宅基地制度改革應當穩慎推進和注重分類施策; 居住方式調整仍具有較大的土地節約潛力,但改革示范激勵效應不足導致農民盤活農村宅基地的意愿釋放不充分; 不同類型農戶具有差異較大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住房財產權抵押融資意愿,改革推進必須注重精準瞄準目標群體;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進入重要成長機遇期,明確功能定位和加強多元合作應是重點方向; 農村人口老齡化和居住形態變化導致集中式養老服務供給需求增加。 通過認真分析金堂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高、農業生產性設施供給不足、“人地錢”系統性發展要素保障力度不夠、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緩、鄉村宜居環境建設滯后、鄉村基層治理能力較差6大困難問題,虞洪副所長從推進鄉村產業體系提質、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補齊生產性設施和服務體系短板、集成性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濟創新性發展、深化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能力提升行動7個方面提出了金堂縣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 此外,虞洪副所長還分享了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蒲江縣等地鄉村振興的案例。 會后,虞洪副所長與同城化辦公室現場交流了成都都市圈建設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推動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