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是西部消費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新興城市,是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市域面積 1.43萬平方公里,轄 20個區(市)縣和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東部新區、高新區,戶籍人口 1500萬人,常住人口1658 萬人,服務人口 2183 萬人。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 1.7萬億元,排名居全國城市第7位。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時明確提出“支 持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為新時代成都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成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新思想引領城市發展方向,以新發展理念統攬城市工作全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 戰略部署,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確立了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和“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戰略定位:到 2020年,高標準全 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 市;到 203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面建成泛歐泛 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1.牢牢抓住民族復興引領大城崛起的歷史 機遇,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構建“東進南 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格局,推動城市跨過龍泉山向東發展,建設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東部新城,推進城市空間格 局實現從“兩山夾一城”向“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
2.重塑城市經濟地理,改革城市管理體制,打破原“三圈層”結構,形成 “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空間層次。
3.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五項 制度改革”為抓手建立完善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構建以五大先 進制造業、五大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為支撐的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形成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以生態圈創新鏈為內核、以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工作組織方式,新經濟活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三。
4.堅定落實黨中央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和五大經 濟區協同發展,構建“互惠互利”“水漲船高”的區域發展共同 體。榮獲“2019 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連續七次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第一名,在 GaWC 世界城市評價中躍升至 71 位、位居 Beta+級。
建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1.全面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府新區時首次提出的公園城市理念,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實施鐵腕治霾、科學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綠,規劃 建設世界最長的 1.69 萬公里天府綠道體系和全球最大的“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以天府錦城、交子公園和鹿溪智谷 為示范營造“六大公園場景”,著力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 水潤天府的蜀川勝景;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組建民生領域專業化公司,擴大公共服務高質量供給。
2.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大力實施 TOD 綜合開發,軌道交通累計運營里程達 341 公 里。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五項重點改革”,推進都江堰精華灌區、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和大地景觀再造,彰顯詩意棲居的大美意境。
3.推動高效能治理,在全國率先成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堅持城鄉社區發展與治理一體推進,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新型城市治理體系。榮獲 2018 年度全球綠色低碳領域 先鋒城市藍天獎,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新模式榮獲全國“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連續 11 年蟬聯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建立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1.以全球視野構建國際通道體系,布局48條商務航線、14 條全貨機航線、30 條文旅航線國際航空大通道和 7 條國際鐵路通道、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加快構建以成都為核心的亞蓉歐“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立體大通 道體系。
2.以供應鏈思維建設國際物流體系,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 企業配送樞紐和面向泛亞的全球區域分銷企業配送樞紐,聚集 3A 級以上物流企業 119 家。
3.以自貿區為載體謀劃國際投資貿易平臺建設,規劃建設國際空港、國際鐵路港等國家開放口岸,打造“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成都自貿試驗區“中歐班 列集拼集運模式”“公證‘最多跑一次’”試點經驗全國推廣。
4.以服務國家總體外交謀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在蓉外國領事機構增20家,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城市增至103個,在 24個國家設立25 個“海外成都”工作站。雙流國際機場躋身全球“5000 萬級機場俱樂部”,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初具雛形,中歐班列年度開行列數及累計開行總量持續位居全國第一,聚集世界500強企業301家。
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1.成都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擁有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青城山·都江堰、大熊貓棲息地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人文勝跡享譽中外,川劇、 蜀繡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千年,是中國最佳旅游城市。
2.成都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潤城,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傳承巴蜀文明, 發展“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把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作為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大力推動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規劃建設天府藝術中心、熊貓星球、天府奧體公園等一批體現成都文化特質、蘊 含城市精神的文化地標項目,努力讓人文成都別樣精彩。
3.從抓緊籌備的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22年第56屆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到 2023 年第 18 屆亞足聯亞洲杯、2025 年世界運動會,以文化為媒介、以賽事為窗口,成都正以更加開放、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